典型文献
冲断带构造作用控制下的分支河流体系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为例
文献摘要:
构造运动是控制分支河流体系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前人对挤压、拉张、走滑等类型的盆地均有研究,但在挤压盆地边缘的冲断带中,冲断带对于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冲断带中常发育的分支河流体系(冲积扇).为研究逆冲作用对分支河流体系的控制作用,通过Google Earth提供的全球地貌影像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等数据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发育的分支河流体系(Distributive Fluvial System,DFS)进行测量研究与沉积学解析,探究盆地边缘逆冲断裂带的DFS几何形态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在研究区内识别DFS共256个.柯坪地区发育的分支河流体系延伸长度范围为0.26~24.58 km,DFS面积范围为0.044~221.987 km2,物源区面积变化范围为0.1~290 km2,DFS坡度范围为0.011~0.182.柯坪地区分支河流体系上发育的河道主要是辫状河,河道下切程度有明显差异.决定柯坪地区分支河流体系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物源供给,气候水文以及构造背景.物源区大小与DFS规模呈正相关;气候通过降雨量与蒸发量来影响DFS发育特征;水文则通过流域分布来影响DFS发育,分布在研究区内柯坪河流域的DFS,发育规模远大于流域外的;构造作用控制沉积区分布、可容空间的大小、坡度等,影响着DFS的分布与发育.研究结果表明:构造作用作为主要因素影响着柯坪地区DFS的分布与发育.在柯坪逆冲带,构造作用通过控制推覆体逆冲高低来影响DFS的大小与坡度.物源区大小也受地层抬升程度控制,地层出露越多,物源区一般越大.将柯坪地区以构造特征分为三个区,每个构造区的DFS具有明显差异.逆冲山前区的物源区域大,DFS规模最大,以扇形为主,坡度低,下切程度低;逆冲前缘区的物源区域较小,DFS规模变小,以长条形为主,坡度增加,下切程度增加;走滑断层区受断层影响,物源区与DFS规模明显变小,以扇形为主,平均坡度最大,平均延伸距离最小,下切程度显著.
文献关键词:
分支河流体系;成因分析;河流沉积;塔里木盆地;柯坪逆冲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若鑫;张昌民;冯文杰
作者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430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若鑫;张昌民;冯文杰-.冲断带构造作用控制下的分支河流体系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为例)[J].沉积学报,2022(01):166-181
A类:
分支河流体系,Distributive,柯坪逆冲带
B类:
冲断带,构造作用,成因分析,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坪地,构造运动,沉积体系,控制作用,拉张,地边,对冲,冲积扇,Google,Earth,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DEM,Fluvial,System,DFS,沉积学,断裂带,几何形态,形态发育,发育特征,伸长,km2,物源区,面积变化,变化范围,系上,河道,辫状河,下切,构造背景,降雨量,蒸发量,文则,过流,发育规模,远大于,域外,沉积区,可容空间,抬升,升程,构造特征,构造区,山前,扇形,前缘,长条形,走滑断层,断层影响,平均坡度,河流沉积
AB值:
0.22197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