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华南沿海城市PM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文献摘要:
基于2017年12月25日至2018年1月16日1 h时间分辨率的在线监测数据,对华南沿海城市——阳江市的大气PM2.5质量浓度、化学组分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时段阳江市PM2.5中主要化学组分为OM、NO-3、SO24-、NH+4和EC,质量浓度占比分别为32.75%、25.59%、16.41%、12.37%和4.82%.相比清洁过程,两次污染过程期间NO-3质量浓度均为清洁过程时段的6倍以上,增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分,占比则均为清洁过程时段的2倍以上,分别占29.38%和30.81%.PMF解析结果表明,二次转化源是最主要的源,其分担率高达51.41%,其中NOx二次转化源分担27.18%,是阳江市PM2.5分担率最大的二次转化源.首要的一次排放源是机动车源(15.11%).污染过程期间NOx二次转化源的分担率显著提升,从11.85%分别增至33.15%和36.96%,是阳江市大气PM2.5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表明阳江市冬季PM2.5污染特征已类似于大型和特大城市,即面临严峻的二次污染,应着重加强对硝酸盐的防治,同时注重机动车管控.
文献关键词:
华南沿海城市;PM2. 5;在线监测;污染特征;来源解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蒋斌;黄山;莫立志;黄钢;伍莉娜;刘袁;李光辉;张展毅;唐静玥;钟流举;邵敏
作者机构:
暨南大学 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广州,511443;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广州,511443;暨南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 空气质量科学与管理联合实验室,广州,511443;阳江市环境监测站,阳江,529500;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杭州, 310052;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佛山,5282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蒋斌;黄山;莫立志;黄钢;伍莉娜;刘袁;李光辉;张展毅;唐静玥;钟流举;邵敏-.华南沿海城市PM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02):137-147
A类:
华南沿海城市
B类:
PM2,污染特征,来源解析,时间分辨率,在线监测,对华,阳江市,化学组分,OM,SO24,NH+4,EC,污染过程,PMF,二次转化,分担率,NOx,排放源,机动车,增至,特大城市,二次污染,硝酸盐,重机,车管
AB值:
0.2312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