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水力侵蚀的自然与人为驱动机制
文献摘要:
水力侵蚀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土壤特性、地形、植被和气候等自然因素的驱动下,在地球表面呈条带状或区域化分布.然而,在人类活动(农业活动、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和水利工程建设)引起的地表剧烈变化及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水力侵蚀模式会发生转变.本文综述了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驱动下的水力侵蚀机制.土壤母质决定了土壤的本质属性,其中包括土壤可蚀性;通常,水力侵蚀速率随着坡度、坡长和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升高,而植被因子负反馈调控水力侵蚀过程.自然水力侵蚀过程是缓慢的;然而,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下,土壤、地形、植被和气候发生了巨变,极大加速了自然水力侵蚀过程.人类对陆地表面的改造,引起全球土地利用格局的巨大变化,导致植被锐减和全球气候变化;人为的植被破坏成为全球水力侵蚀加剧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极大地改变了水力侵蚀模式,导致极端水力侵蚀事件频发.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可降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基于流域尺度的水力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有利于水力侵蚀的预报、预警和防治.
文献关键词:
水力侵蚀;驱动机理;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可持续土地管理;预报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培济;俞慎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36102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培济;俞慎-.水力侵蚀的自然与人为驱动机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4):433-450
A类:
可持续土地管理
B类:
水力侵蚀,自然与人,驱动机制,自然现象,土壤特性,自然因素,地球表面,面呈,条带状,区域化,人类活动,农业活动,工业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全球气候变化,土壤母质,本质属性,土壤可蚀性,侵蚀速率,坡长,降雨强度,负反馈,反馈调控,控水,侵蚀过程,巨变,大加,土地利用格局,巨大变化,锐减,端水,侵蚀事件,流域尺度,侵蚀预报模型,建立与应用,驱动机理
AB值:
0.3192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