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骨质流失的危险因素及与粪便菌群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骨质流失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粪便菌群特征,为探索UC患者骨质流失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以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成年U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根据骨密度T值将UC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和骨质流失组,统计并分析UC患者骨质流失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同时收集UC患者的粪便样本,对UC患者粪便菌群的16S rDNA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并进行多样性、物种组成及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共纳入UC患者24例,UC患者骨质流失的发生率为62.5%.慢性复发型UC患者的骨质流失发生率明显高于初发型患者,骨质流失的发生率随UC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加,骨量正常UC患者血钙、25-羟维生素D浓度明显高于骨质流失患者(P<0.05).两组之间粪便菌群的β多样性存在统计学差异,且物种组成在门、纲、目、科、属水平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流失组粪便菌群在志贺菌、香叶醇的降解、类固醇激素的合成等代谢通路上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骨质流失在UC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与临床分型、疾病严重程度及血钙和25-羟维生素D浓度有关.骨质流失组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减低,益生菌占比减少,且许多与疾病相关的代谢通路丰度明显上调.
文献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骨质流失;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粪便菌群
作者姓名:
冉艳;白洁;李培杰;米琛;厉英超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陕西西安 710061;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二科,陕西西安 710068
引用格式:
[1]冉艳;白洁;李培杰;米琛;厉英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骨质流失的危险因素及与粪便菌群的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4):539-544
A类:
粪便菌群特征
B类: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骨质流失,ulcerative,colitis,UC,发生机制,西安交通大学,消化内科,骨密度,粪便样本,患者粪便,16S,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物种组成,代谢通路分析,慢性复发型,初发型,疾病严重程度,血钙,统计学差异,志贺菌,香叶醇,类固醇激素,临床分型,减低,益生菌,疾病相关,骨量减少,骨质疏松
AB值:
0.1885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