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怒江源区季节冻土短历时冻融事件评价
文献摘要:
为探究怒江源区季节冻土的冻融特性,选取源区4个典型试验场5 cm表层土壤中发生的短历时冻融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明确事件内涵、提出事件具体判别方法并对事件发生的特性进行评价.评价内容由起止时间、总历时、总次数、循环频率、强度共5项组成.其中在强度评价,采用Copula函数法联合温差、湿差、历时3个单一指数构建更全面高效的综合指数,并针对冻结和冻融两个不同的过程分别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怒江源区不同地理位置的短历时冻融事件特性具有差异,中海拔区(4 500-5 000 m.a.s.l.)的事件比低海拔区(<4 500 m.a.s.l.)和高海拔区(>5 000 m.a.s.l.)的事件呈现出总历时更长、总次数更多、循环频率更高、累加强度更大的特征规律;高频或高强的事件能够极大影响甚至破环土壤环境,对此更应注重怒江源区北部区域的冻融监测和防护;冻结和冻融是两个强度效应不同的过程,分别评价可避免强度被削弱的问题.研究成果有利于明晰高原寒区季节冻土冻结及融化的特性,进而体现短历时冻融事件的影响,为源区水土保持、冻胀与融塌危害防控提供支撑.
文献关键词:
季节冻土;冻融事件;Copula函数;怒江源区
作者姓名:
周炜;翁白莎;严登华;栾清华
作者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智慧水利重点实验室,河北邯郸056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呼和浩特010020;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8
引用格式:
[1]周炜;翁白莎;严登华;栾清华-.怒江源区季节冻土短历时冻融事件评价)[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05):1027-1040
A类:
怒江源区,冻融事件,事件内涵
B类:
季节冻土,短历时,冻融特性,典型试验,试验场,表层土壤,出事,判别方法,评价内容,起止时间,循环频率,Copula,指数构建,综合指数,冻结,中海拔,低海拔,高海拔区,累加,土壤环境,强度效应,免强,高原寒区,融化,水土保持,冻胀,危害防控
AB值:
0.2656
相似文献
"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和适应性利用"重大研究计划进展综述
胡春宏;郑春苗;王光谦;张建云;王超;姚檀栋;王焰新;赖明勇;倪广恒;王雨春;张弛;田富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8;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深圳 518055;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9;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
西南河流源区径流量变化规律及其未来演变趋势
徐宗学;周祖昊;姜瑶;桑燕芳;季鹏;侯居峙;陈峰-北京师范大学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44;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101;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 650500;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树木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新疆树木年轮生态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