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跨界融合和产教协同的储能技术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
文献摘要:
储能技术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支撑,是实现"双碳"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保障,储能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储能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呈井喷式增长.高校加快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建设,对推动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培养、满足储能产业人才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三峡大学立足储能产业特点和需求,依托学校电气工程学科特色与优势,融合电气、材料、物理、化学和能源动力等五个优势学科力量,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增设储能技术方向,确立了"跨界融合、产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搭建、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期对其他高校储能技术专业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献关键词:
储能技术;学科建设;跨界融合;产教协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露露;王凌云;熊奇;张涛;杨学林;黄悦华
作者机构:
湖北省新能源微电网协同创新中心(三峡大学), 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露露;王凌云;熊奇;张涛;杨学林;黄悦华-.基于跨界融合和产教协同的储能技术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6):108-112
A类:
B类:
跨界融合,产教协同,储能技术,建设探索,新能源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储能产业,竞相,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电动汽车,井喷式,技术专业,专业学科,储能领域,高精尖,产业人才需求,三峡大学,产业特点,工程学科,学科特色,能源动力,优势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方向,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平台搭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
AB值:
0.3413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