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废弃矿洞抽水蓄能地下储水空间多场耦合特性研究
文献摘要:
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电力占比不断提高,电力行业对电力储蓄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随着我国大批资源枯竭及落后产能矿井和露天矿坑加快关闭,形成大量的关闭/废弃矿洞,大量矿业废弃迹地亟待治理.废弃矿洞抽水储能技术是可能综合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数值模拟与模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废弃矿洞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围岩的多场耦合应力特性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巷道蓄水前期4-6h是巷道围岩温度梯度较大的时域,在该时域,水温变化导致的大温度梯度区域深入巷道围岩约400mm;在热应力存在的条件下,巷道充水后巷道周边区域存在的热应力与温度场分布有较强的耦合,在巷道底角以及拱顶位置产生应力集中,是需要特别关注围岩强度的危险区域;在同时加载水载荷、地压载荷、热应力载荷时的综合应力耦合工况下,巷道充水的热应力以及内水压力会对围岩应力场产生较大的耦合影响,与不耦合热应力条件下的结果差别较大.未来废弃巷道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应充分考虑这种耦合力学效应.
文献关键词:
废弃矿洞;抽水储能;热应力;多场耦合特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宁;李琦;袁亮
作者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徐州市221116;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淮南市232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宁;李琦;袁亮-.废弃矿洞抽水蓄能地下储水空间多场耦合特性研究)[J].水电与抽水蓄能,2022(01):7-12
A类:
B类:
废弃矿洞,储水空间,多场耦合特性,国能,能源结构,清洁能源电力,电力行业,储蓄,资源枯竭,落后产能,矿井,露天矿,矿坑,矿业,迹地,抽水储能,储能技术,模化实验,抽水蓄能电站,应力特性,蓄水,6h,巷道围岩,温度梯度,水温变化,400mm,热应力,充水,后巷,周边区域,温度场分布,底角,拱顶,置产,应力集中,别关,围岩强度,危险区域,地压,压载,综合应力,内水压力,围岩应力,应力场,耦合影响,应力条件,力学效应
AB值:
0.3347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