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自然环境商品化的伦理困境与反商品化抗争
文献摘要:
自然环境的商品化,包含各类自然资源与环境权利的私人所有和市场交易,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用于推动资源合理使用、减少环境污染的主流手段.基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经济学,自然环境商品化是资本增殖逻辑下的必然产物,依靠个人对环境货币价格及其经营成本收益的计算,也就是依靠个体理性与道德自律,不仅无法解决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集体伦理难题的环境问题,反而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双重异化,以及私人道德与公共伦理的分裂.与之相反,生态文明共同体建构的伦理基础,是将个体在市场交易机制作用下的道德自律,转为生产共同体中的社会公共伦理.这一过程包含对自然环境私有化、商品化的抗争,和超越资本主义生态伦理困境的尝试.党的十九大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的全民所有,由国家统一行使所有者开发与监管的职责.确立自然资源以及更广泛的环境权利的共同所有,才可能形成科学社会主义性质的伦理共同体.
文献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然环境;商品化;生态文明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生
作者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生-.马克思主义视阈下自然环境商品化的伦理困境与反商品化抗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35-41
A类:
生态文明共同体
B类: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自,商品化,伦理困境,抗争,资源与环境,环境权利,私人所有,当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家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资本增殖逻辑,经营成本,成本收益,个体理性,道德自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伦理难题,人道,公共伦理,共同体建构,伦理基础,市场交易机制,生产共同体,私有化,生态伦理,大明,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国家统一,统一行使,所有者,成科,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性质,伦理共同体
AB值:
0.3483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