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社会代际视域中的网络女性文学精神图谱及话语表达
文献摘要:
能够使用互联网、电子媒介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80后"女性在网络空间中建构代际意识、文化身份认同和自身话语空间的契机.以用户性别区分的文学频道分野,以及"有爱"又"有钱"的作者-读者双向交流和支持模式,也在客观上促成网络女性文学的生长.女性进行网络写作与网络阅读伊始,网络女性文学就成为女性倾注想象和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它在文类、主题、趣味、表达技术上的多样化演变,无不凝聚着新世代女性繁复的精神图谱.在经历短暂的对"爱情神话"迷信的精神蒙昧期后,新世代女性告别了建构性别气质和自我认同的初级阶段,觉醒的女性意识小径分岔.网络女性文学在精神面向及其话语表达上分别表现为:对个人渺小感的体认和天命难违的顺应,崇尚生存至上、叙写丛林竞争的 暗黑趣味,颠覆性别气质及其话语秩序的叛逆戏仿,以及重建启蒙理想和现代价值认同的全新尝试.网络女性文学的精神轨迹和多重话语与新世代女性社会阅历积淀程度和自我意识觉醒程度有关,每一重精神面向及其话语都可以在同声相和的网络趣缘文化场域中引发话题讨论,促进女性观念的震荡.
文献关键词:
网络女性文学;女性话语空间;代际意识;主体性意识;类型小说;精神图谱
作者姓名:
马婧
作者机构: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 合肥230039
引用格式:
[1]马婧-.社会代际视域中的网络女性文学精神图谱及话语表达)[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6):130-140
A类:
网络女性文学,代际意识,文学频道,天命难违
B类:
文学精神,精神图谱,话语表达,电子媒介,计算机网络,基本功能,网络空间,文化身份,身份认同,别区,分野,有钱,双向交流,支持模式,网络写作,网络阅读,伊始,倾注,自我表达,文类,新世代,繁复,爱情神话,迷信,蒙昧,告别,建构性,性别气质,自我认同,初级阶段,女性意识,小径,分岔,渺小,崇尚,尚生,叙写,丛林,暗黑,颠覆性,叛逆,戏仿,现代价值,价值认同,新尝试,重话,阅历,自我意识,意识觉醒,同声,趣缘文化,文化场域,发话,女性观,性观念,震荡,女性话语空间,主体性意识,类型小说
AB值:
0.3963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