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写实小说"对存在主义观念的接受与改造
文献摘要:
"新写实小说"与存在主义哲学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在今天应该重新检视.从"荒诞"和"烦恼"入手,可发现它表面上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体现了"存在先于本质"以及"存在是荒诞的"观点;但同时又走向了存在主义的反面,放弃了存在主义哲学提倡的反抗荒诞和自由选择的原则.究其实质是社会和时代语境的不同:1980年代的中国世俗化、商品化不断加深的情境使得作家对时代、信仰与社会产生普遍性焦虑(即"烦恼"),但这被当作"现代化"进程中的"阵痛".这导致"新写实小说"内在包含追求现代性与反思现代性的双重维度,在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出现了 一系列悖论:从反本质论到日常生活本质论;从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批判立场到平民主义的世俗化立场;从对日常意义的否定到世俗价值的重建.
文献关键词:
存在主义;荒诞;"新写实小说";现代性;启蒙主义;价值重建
作者姓名:
王晓平;陈半思
作者机构: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92
引用格式:
[1]王晓平;陈半思-."新写实小说"对存在主义观念的接受与改造)[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6):119-129
A类:
B类:
新写实小说,存在主义哲学,复杂关系,检视,荒诞,烦恼,哲学基础,先于,反面,反抗,自由选择,其实质,时代语境,世俗化,商品化,性焦虑,阵痛,双重维度,悖论,反本,本质论,论到,生活本质,知识分子,启蒙主义,平民主义,价值重建
AB值:
0.3008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