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线性思维的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要义(下)
文献摘要:
本文旨在提示线性思维和声在实际运用中的一些背景来源和训练要点.低音线条在不同音程的设计中,对于上方声部的和弦选择起到关键性影响,从"预知"的功能圈,到这种以内心听觉为和弦选择的主要来源,这其中对于音乐创作的要求更加专业化、风格指向更加明确.文中特别提出"音程"的主要作用,在低音线条横向进行、和弦纵横两方面的设定,音程都起到组织核心的作用.无论是理论研究或音乐创作,五声性民族和声的理论实践一定要站在特定音乐风格的角度,最大限度地求得多声部风格的适应性.中国单旋律中的旋法、声腔、调式偏音与骨干音间的关系、3-9音在调式构成方式等内在的组织规律,不能简化为单纯套用功能和声的级别,就认为构成了民族和声.
文献关键词:
非三度叠置;低音线条设计;和弦称谓;音程级;和声场;后调性时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姚恒璐
作者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北京 10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姚恒璐-.线性思维的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要义(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2(02):35-52
A类:
低音线条,非三度叠置,低音线条设计,和弦称谓
B类:
线性思维,五声性,调式和声,实际运用,训练要点,同音,预知,功能圈,内心听觉,音乐创作,理论实践,定音,音乐风格,多声部,旋律,声腔,构成方式,套用,音程级,和声场,后调性时期
AB值:
0.2619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