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共产党宣言》革命概念传播与中国化
文献摘要:
拉丁词revolutio在14世纪进入英语,演化出revolution词形,经英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语义涵化,词义在包容暴力的同时变身为完全的褒义词.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将Revolution定位为各阶级围绕国家政权的最高斗争形式,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共产党宣言》第二章论述无产阶级革命内容的一段话,70年后被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摘引阐发,在反复的汉译过程中成为中国人理解革命概念的经典论述.19世纪70年代以前,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一般汉译为"叛逆""国变""变乱""起义""起事",之后在日语中获得近代意义的"革命"一词回归汉语,19世纪末除了清廷官方坚持用"变革"一词,中国学界和社会上已将"革命"作为revolution的通用译词.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家从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中译出"共产的革命",至辛亥时期已推广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概念的广义.之后经朱执信、成舍我、陈望道、徐六几、李达、李乐天等累译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述,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理解和运用革命概念的能力提升,催生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和红四军《共产党宣言》.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在实践基础上对革命问题的理解,又与《国家与革命》汉译本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论述的系统阐发融会贯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概念分析工具.
文献关键词:
革命;概念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姓名:
戴俊潭;潘沁
作者机构:
临沂大学传媒学院;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戴俊潭;潘沁-.论《共产党宣言》革命概念传播与中国化)[J].兰州学刊,2022(11):5-13
A类:
revolutio
B类:
共产党宣言,拉丁,演化出,revolution,词形,英美法,国资,资产阶级革命,史语,词义,暴力,变身,身为,褒义词,马克思恩格斯,Revolution,国家政权,斗争形式,根本目的,改造社会,第二章,无产阶级革命,一段话,列宁,国家与革命,摘引,阐发,人理,美资,译为,叛逆,国变,变乱,起义,起事,日语,世纪末,清廷,已将,革命家,日文版,中译,译出,辛亥,亥时,朱执信,成舍我,陈望道,李达,乐天,中国共产党人,红四军,毛泽东,党的领导人,实践基础,革命问题,汉译本,融会贯通,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概念分析,概念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B值:
0.4322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