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我国普通农业型村庄大龄未婚男性分布的区域差异——基于"区域社会文化"的分析视角
文献摘要:
当前,我国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然而婚姻市场视角下的相关研究难以解释其区域分布问题.基于"区域社会文化"的分析视角,研究发现:北方小亲族村庄本地婚姻市场竞争激烈,但大龄未婚男性剩余人口极其有限,主要源于父代介入这一婚恋危机外部干预机制的普遍存在;南方宗族型村庄适婚人口结构严重失衡,本地婚恋形势严峻,盛行自由恋爱婚恋模式,当地村庄和家庭存在双重保护结构,父代介入有限,外部干预机制缺失,导致其大龄未婚男性数量众多且集中分布;原子化村庄社会和家庭包容度较高,子代自主性较强,婚配机会与个体择偶意愿和能力高度匹配,大龄未婚男性数量有限,且分布分散.当前,各地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剩余人口的区域分布,看似是婚姻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其本质上却是在各地不同区域社会文化影响下外部干预机制是否存在以及是否有效的必然产物.
文献关键词:
大龄未婚男性;婚姻市场;社会文化;区域差异;外部干预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向阳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向阳-.我国普通农业型村庄大龄未婚男性分布的区域差异——基于"区域社会文化"的分析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62-70
A类:
外部干预机制,婚恋模式
B类:
区域差异,分析视角,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市场,区域分布,亲族,父代,宗族,适婚,人口结构,形势严峻,盛行,自由恋爱,双重保护,原子化,村庄社会,社会和家庭,子代,婚配,配机,择偶,高度匹配,看似,似是,其本质,文化影响
AB值:
0.2404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