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试论杜甫名篇"三吏""三别"及其相关评说
文献摘要:
杜甫名篇"三吏""三别"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深刻揭露了蛮横无理的兵役给广大群众造成的深重灾难,以及对群众抗击叛军积极性的挫伤.有的论者或肯定它们赞扬了人民群众支持政府平叛的奉献精神,或责备它们掩盖了人民群众和唐王朝之间的矛盾,这些都属误读."三吏""三别"不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实录,而是诗人在切身感受基础上的艺术创造,是"内容的诗化"和"表达的诗化"的结晶,因而不仅真切感人,而且富有诗的魅力.有的论者认为它们是缺乏形象思维的纪实性散文化作品,也属误读.
文献关键词:
杜甫;"三吏""三别";内容的诗化;表达的诗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吕家乡
作者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吕家乡-.试论杜甫名篇"三吏""三别"及其相关评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90-103
A类:
内容的诗化,表达的诗化
B类:
杜甫,名篇,评说,安史之乱,揭露,蛮横无理,兵役,广大群众,深重,重灾,灾难,抗击,叛军,挫伤,论者,赞扬,平叛,奉献精神,责备,掩盖,唐王朝,误读,现实生活,实录,切身感受,艺术创造,真切感,感人,形象思维,纪实性,散文化
AB值:
0.4694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