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重评戴震——关于戴震思想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的省思
文献摘要:
戴震思想的研究,长期停留于汉学与宋学、经学与理学以至于"欲"与"理"的方法之争和概念之辩以及唯物与唯心、理学与反理学的思想路线斗争的理论研究层面上,遮蔽了戴震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尤其是儒学思想发展历史以至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从而也就不能全面地、准确地和完整地评论和判定戴震思想的真实价值和历史贡献.从宋明理学以及儒家思想的历史发展尤其是其内在的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这种传承关系所导致的原有思想理论的深层结构的深刻变化,以及这一变化所产生的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变动的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反省和反思戴震思想的地位和意义,重新评判戴震思想的真实价值和历史贡献.得到的结论是:首先,从宋明理学的发展历史看,戴震是新安理学的终结者;其次,从儒家思想理论自身继承和发展的历史实际看,戴震是儒家思想理论自身继承和发展的哲理化进程的终结者;最后,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戴震是通过关于"理欲之辨"的理论批判所实现的对于"理学思辨模式"的片面的和偏激的思想实质及其反社会和敌视人的社会功能批判的实践批判者.
文献关键词:
戴震思想;新安理学;哲理化进程;理欲之辨;理学思辨模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陶清
作者机构: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合肥 230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陶清-.重评戴震——关于戴震思想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的省思)[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57-71
A类:
戴震思想,哲理化进程,理学思辨模式
B类:
社会历史,省思,汉学,宋学,经学,以至于,唯心,反理学,思想路线,路线斗争,研究层面,遮蔽,儒学思想,思想发展,整地,实价,历史贡献,宋明理学,儒家思想,思想理论,继承和发展,深层结构,反省,新安理学,终结者,历史实际,过关,理欲之辨,理论批判,偏激,敌视,实践批判,批判者
AB值:
0.2908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