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正义的双重性及人为德性的塑造——论麦金泰尔对休谟正义论难题的阐释
文献摘要:
休谟的正义观具有双重性:正义产生的动机具有条件性和特殊性,而正义作为规范具有无条件性和普遍性.麦金泰尔认为二者之间存在逻辑上无法跨越的鸿沟,但他误解了休谟正义论的双重基础,即自利和同情.一方面,正义的原初动机是开明自利而非理性利己主义;另一方面,同情作为一种传导机制,与人自然性情的偏私性相契合,在正义规则建立后,人的自然同情就会转化为"以旁观者为中心"的广泛同情,达至不偏不倚的道德判断;在此基础上,人们的道德感与间接情感结成一体,形成对他人的人格概念,进而通过与"自我"的关联实现对性格的省察,在道德感指引下的自尊成为正义的道德动机,麦金泰尔所谓动机与规范之间的距离由此消除.
文献关键词:
休谟;正义;自利;同情
作者姓名:
朱欣
作者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引用格式:
[1]朱欣-.正义的双重性及人为德性的塑造——论麦金泰尔对休谟正义论难题的阐释)[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42-49
A类:
B类:
双重性,德性,麦金,金泰尔,休谟,正义论,论难,正义观,机具,条件性,无条件,鸿沟,误解,自利,原初,开明,非理性,利己主义,传导机制,自然性,偏私,相契,旁观者,不偏不倚,道德判断,道德感,结成,省察,自尊,道德动机
AB值:
0.3853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