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两种话语与中国新现代性的超越逻辑
文献摘要:
资本主义现代性,在祛魅的叙事体系中告别了神圣化的世界图景.以世俗化为特征的现代性,成为人们进行现代文明实践的重要理念.然而,在祛魅的现代社会中,要想对现代性做更深刻的审视,我们必须把目光从现代性概念的"外部对比"——与世俗化相对立的神圣化,深入到现代性概念的"内部接榫"——与世俗化进行内在接榫的资本主义中.在现代性概念"内部接榫"的意义上,世俗化是资本主义日益发展所形成的结果,但资本主义内部却再生"物格神"的新魅,它不同于外部对比意义上的"人格神".世俗化仍是压抑性的,它远未真正完成.中国新现代性之所以是一种新形态的现代性,就在于它的叙事体系不再是以资本为前缀与限定的现代性,而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引与规范的现代性.中国新现代性的最显著内涵,就是在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意义上实现了具有原则高度的世俗化,并在作为其现实效应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确证了自身的合理形态.这不仅重构了现代性的叙事体系,并将表征着现代文明的真正未来.
文献关键词:
现代性;世俗化;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中国新现代性
作者姓名:
郝志昌;段菲菲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苏州大学哲学系,江苏苏州 215006
引用格式:
[1]郝志昌;段菲菲-.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两种话语与中国新现代性的超越逻辑)[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27-36
A类:
B类:
资本主义现代性,中国新现代性,超越逻辑,祛魅,叙事体系,告别,神圣化,世界图景,世俗化,现代文明,文明实践,重要理念,目光,接榫,益发,义内,压抑,远未,以是,前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确证,合理形态
AB值:
0.2188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