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生态伦理超越"现代性"道德话语的幸福之路
文献摘要:
生态伦理肇始于西方伦理文化,在孕育与产生阶段,质疑工业文明的机械论自然观及其物化生活方式,探求顺应自然的幸福生活;但进入创立与发展阶段,尽管明确表达了自然内在价值的伦理意蕴,却越来越受制于"现代性"道德的意识形态话语模式,局限于自然价值观层面的抽象分析,陷入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无法选择的"两难困境".走出这种困境,需要重建生态伦理的幸福之维,反思"现代性"道德的意识形态话语,揭示出它疏离自然也疏离人自身,使人们陷入对物质生活的无限追逐中难以自拔,追求着幸福最大化的主观幻觉.因此,生态伦理在继承现代道德文明成果基础上,力图超越"现代性"道德话语,从尊重自然的道德行为规范转向更为根本的生态德性.在"生命共同体"理念的视野下,追求尊重自然与完善人自身内在一致的幸福美好生活,既化解了生态伦理思想面临的"两难困境",又能从人自身找到保护自然的主体性道德根据.
文献关键词:
生态伦理;幸福;"现代性"道德;生态德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彭松;袁玖林
作者机构:
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彭松;袁玖林-.生态伦理超越"现代性"道德话语的幸福之路)[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20-28
A类:
生态德性
B类:
伦理超越,道德话语,幸福之路,肇始,伦理文化,工业文明,机械论,自然观,幸福生活,内在价值,伦理意蕴,受制于,意识形态话语,话语模式,自然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两难困境,疏离,离人,物质生活,追逐,难以自拔,幻觉,现代道德,德文,尊重自然,道德行为,行为规范,生命共同体,幸福美好,生态伦理思想,性道德
AB值:
0.3630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