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汉语虚词与中国诗歌审美趣味现代变革
文献摘要:
五四时期,科学思潮与民主思潮的涌入是形成现代汉语虚词大量入诗现象的历史语境,对中国诗歌审美趣味的现代变革产生了鲜明影响.虚词大量入诗与科学理性的逻辑思维和现代知识系统形成相一致,也是现代诗人人格精神的体现,张扬了主体的真实情感与理性精神.虚词在散文化诗句中的运用,能够形成诗语、诗形、诗体、节奏等方面的弹性张力,构成中国现代诗歌的形式审美,推动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的功能向叙事、哲理的转变,形成求真写实、知性重理、多元综合的新诗审美风格.这是中国现代诗人审美趣味的抉择,是对中国古代诗歌物我合一、形式谨严、含混朦胧的诗美传统的现代变革.
文献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歌;虚词;审美趣味;现代变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钱韧韧
作者机构:
华侨大学文学院/中外文学与翻译研究中心 福建泉州362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钱韧韧-.汉语虚词与中国诗歌审美趣味现代变革)[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6):144-155
A类:
B类:
虚词,中国诗歌,诗歌审美,审美趣味,现代变革,五四时期,涌入,现代汉语,历史语境,科学理性,逻辑思维,现代知识,知识系统,系统形,相一致,人格精神,张扬,情感与理性,理性精神,散文化,诗句,诗形,诗体,中国现代诗歌,形式审美,抒情,哲理,求真,写实,知性,元综合,新诗,审美风格,抉择,中国古代诗歌,物我合一,谨严,含混,朦胧,诗美
AB值:
0.4331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