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高密度Bin图谱的大豆百粒重QTL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文献摘要:
百粒重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因子,鉴定百粒重相关的QTL和候选基因,进而利用现代分子设计育种技术改良粒大小,是培育大粒高产品种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中黄13和中品03-5373为亲本所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erd lines,RIL)群体为材料,利用前期构建的高密度Bin图谱和3年6个环境下的百粒重表型,检测到2个在环境间稳定的百粒重相关QTL,分别位于12号和18号染色体.其中qSW12-2表型贡献率为7.31%~11.03%,加性效应为0.52~0.91 g,增效等位基因来自中黄13.qSW12-2区间长度为0.19 Mb,覆盖20个注释基因,进一步根据候选区间内各基因的组织表达量、注释和双亲多态性分析结果,推测参与油菜素类固醇的生物合成、在籽粒发育期高度表达且携带大效应遗传位点的Glyma.12G195500为百粒重功能基因.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多态性分析表明Glyma.12G195500在385份大豆种质资源形成3种单倍型,其中以中黄13为代表的携带H2单倍型的种质资源的百粒重显著高于以中品03-5373为代表的携带H1单倍型的种质资源,H2单倍型在大豆驯化过程中被选择.本研究挖掘的新位点可为进一步揭示大豆百粒重的遗传机制和培育高产大豆新品种奠定基础.
文献关键词:
大豆;百粒重;Bin图谱;候选基因;单倍型分析
作者姓名:
葛天丽;田宇;张皓;刘章雄;李英慧;邱丽娟
作者机构:
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 农业农村部北京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葛天丽;田宇;张皓;刘章雄;李英慧;邱丽娟-.基于高密度Bin图谱的大豆百粒重QTL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J].作物学报,2022(12):2978-2986
A类:
inberd,qSW12,12G195500
B类:
Bin,百粒重,QTL,候选基因分析,大豆产量,关键因子,分子设计育种,育种技术,技术改良,大粒,中黄,亲本,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lines,RIL,加性效应,等位基因,Mb,注释基因,候选区间,组织表达,双亲,亲多,多态性分析,油菜素类固醇,生物合成,籽粒发育,发育期,高度表,带大,遗传位点,Glyma,功能基因,全基因组重测序,序数,大豆种质,种质资源,H2,H1,驯化,遗传机制,大豆新品种,单倍型分析
AB值:
0.3224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