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辛弃疾词的象征意象和灵境
文献摘要:
南宋伟大词人辛弃疾是写作比兴象征词较早,并且写得最多最好的.他的比兴象征词多以表现其抗金救国壮志与壮志未酬的悲愤为主题,其题材内容、体调风格丰富多彩.他熟练地运用"想象出象""借典造象""即景取象"等多种方法,创造真切、鲜活、多样的象征意象,从而营构出极具雄奇性、戏剧性、层深性的象征灵境.其象征词的比兴寄托"不伤崭露,不易指陈",具有多义性、歧义性、开放性,多篇作品成为古今传诵的经典,对于元明清比兴象征词的发展和清代周济等人"寄托说""词史说"理论的形成,都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辛弃疾词;比兴寄托;象征意象;象征灵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陶文鹏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北京100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陶文鹏-.论辛弃疾词的象征意象和灵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1-10
A类:
象征灵境
B类:
辛弃疾词,象征意象,南宋,大词人,兴象,救国,壮志未酬,悲愤,题材内容,丰富多彩,熟练地,即景,取象,多种方法,真切,雄奇,奇性,戏剧性,比兴寄托,不伤,崭露,指陈,多义性,歧义性,多篇,传诵,元明清,周济,词史
AB值:
0.3970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