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朱熹"祝告先圣"及其诠释学意蕴
文献摘要:
朱熹"祝告先圣"的礼仪实践,为理解儒者的精神生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本".要诠释这一"文本"的深层意涵,应呈现其结构要素,聚焦于揭示礼仪实践中的意义经验."祝告先圣"这一礼仪行为,涉及朱熹的三个基本信念:祭祀、祈祷与先圣.朱熹相信,祭祀是与祭祀对象的真实"感通",祈祷是安顿自身情感并"悔过迁善"的精神活动,先圣则是道学事业的神圣"原型"."祝告先圣"是朱熹遭遇"先圣之灵"的当下时刻,会在对自身的反省和观照中实现生命的超越和转化,具有深刻的精神性意涵.朱熹"先圣祝文"中充满敬畏、谦卑和懊悔的语词,正是这种精神活动的外化表达.因而,对朱熹来说,先圣作为"道"的象征,成为"神圣"介入其生活的基本方式.从思想与生活交织互动的角度对这一"文本"的分析,可以为如何更深入探究儒家传统的精神特质及其落实,提供视角上的有益启发.
文献关键词:
朱熹;祝告先圣;文本;礼仪;经验
作者姓名:
张清江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暨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引用格式:
[1]张清江-.朱熹"祝告先圣"及其诠释学意蕴)[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124-131
A类:
祝告,祝告先圣
B类:
朱熹,诠释学,儒者,精神生命,意涵,结构要素,礼仪行为,祭祀,祈祷,相信,感通,安顿,悔过,迁善,道学,神圣,反省,观照,生命的超越,精神性,祝文,敬畏,谦卑,懊悔,语词,外化,基本方式,儒家传统,精神特质
AB值:
0.3239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