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制度基础与理论诠释
文献摘要:
2020年11月,中国取得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的奇迹.巨大减贫成效在于构建了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制度体系,即党领导下摆脱贫困的坚强政治意愿与强大组织动员能力、大扶贫战略体制下系统优化的贫困治理格局、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助推农业经营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同时,形成了持续有效的要素投入,完善的制度设计与实施,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瞄准机制,退出机制和志智双扶机制的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此外,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和传统贫困治理理论.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具有不忘初心、始终致力贫困治理,持续良性改革、带动经济发展、推动贫困治理,政府开发式扶贫、"外部输血"和"内部造血"相结合,集中力量办大事、降低协商成本和多方主体积极主动参与贫困治理的优势.新时期,总结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成效对相对贫困缓解以及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关键词:
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治理制度体系;治理理论与创新;治理优势
作者姓名:
洪名勇;娄磊;龚丽娟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贵阳550025
引用格式:
[1]洪名勇;娄磊;龚丽娟-.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制度基础与理论诠释)[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23-37
A类:
治理理论与创新
B类:
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制度基础,理论诠释,农村贫困人口,奇迹,减贫成效,治理制度体系,下摆,摆脱贫困,组织动员,动员能力,扶贫战略,系统优化,治理格局,农业经营,经营体制,营生,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大水漫灌,精准扶贫,要素投入,设计与实施,生态富民,瞄准机制,退出机制,志智双扶,不忘初心,开发式,输血,造血,集中力量办大事,协商成本,多方主体,积极主动,主动参与,治理成效,相对贫困,贫困缓解,开新,治理优势
AB值:
0.3499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