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口袋罪"的刑法定位重述
文献摘要:
有必要理性重审对"口袋罪"的全面否定性评价"标签"."口袋罪"绝非中国特色产物,立法者的能力瓶颈、立法的局限性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是其根本缘起.口袋罪名是历史产物,也是现实需求,是法治社会的正常现象并可有序释放正向能量.有必要中立、客观并全面评判,显现其遵从法治的秉性与本真.应调和、消弭其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紧张关系.重述刑法应当是事先法而非保障法(事后法)的定位,可以为口袋罪名的存续提供原初的正当性依据.在立法分解上,既要容忍必要的"类罪型"立法技术,也要通过适度的活性化提升立法的适宜性,以清理"口袋罪"的立法病灶.在司法控制上,还要处理好与民意的科学引导、不良司法惯性的消解、刑事政策的扩张性遏制等之间的多重关系.
文献关键词:
口袋罪;功过审视;理论拨正;立法消解;司法限制
作者姓名:
孙道萃
作者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引用格式:
[1]孙道萃-."口袋罪"的刑法定位重述)[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2(01):105-122
A类:
功过审视,理论拨正,立法消解
B类:
口袋罪,重述,重审,否定性,定性评价,绝非,立法者,能力瓶颈,缘起,罪名,法治社会,中立,遵从,秉性,本真,消弭,罪刑法定原则,紧张关系,当是,事先,保障法,存续,原初,正当性,容忍,立法技术,适宜性,司法控制,民意,科学引导,刑事政策,扩张性,多重关系,司法限制
AB值:
0.3975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