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层避责的内涵属性、表现形式与生成逻辑——基于基层政府减贫实践经验分析
文献摘要: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语境下,有效克服以问责治理避责的单向路径依赖,需要正确认识基层避责行为的双重属性.基层避责包括履职避责、压力避责和风险避责3个方面,其生成并不仅仅是组织或个体基于利益得失判断而作出的经济理性选择,深层原因在于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某些可能不足.具体而言,基层避责行为受到科层体制、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等制度条件的综合影响,基层多元主体以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避责策略组合作为对制度压力的响应.因此,需要在刚性政策规制和弹性政策执行之间寻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从而克服基层避责的积弊倾向,疏导基层面临的多重压力.
文献关键词:
基层治理现代化;基层避责;贫困治理;"压力响应"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良顺;吴上
作者机构: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大学基地,湖南 湘潭 411201;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良顺;吴上-.基层避责的内涵属性、表现形式与生成逻辑——基于基层政府减贫实践经验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77-85
A类:
基层避责
B类:
内涵属性,生成逻辑,基层政府,减贫实践,经验分析,基层治理现代化,问责,路径依赖,避责行为,双重属性,履职,力避,得失,经济理性,理性选择,深层原因,治理体制机制,科层体制,责任制,制度条件,综合影响,策略组合,制度压力,政策规制,政策执行,平衡点,积弊,疏导,多重压力,贫困治理,压力响应
AB值:
0.3732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