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屏幕的凝视:通灵者影像的视觉问题
文献摘要:
通灵者影像对"奇观凝视"的媒介化表明,隐喻的屏幕是自然与文化的杂交,生命、非生命的物乃至恋物都是屏幕.作为主体和对象的条件,绝对在场的屏幕是被凝视的"准对象",也是凝视的"准主体".屏幕将自己的内在生命表达为屏幕的凝视,持续追踪着"自我—痕迹",达乎"存在之镜像",也内蕴着感觉幻象和理性幻象交织的形而上学.屏幕的光时转向使视觉的拓扑结构更形复杂,新的凝视框架将观看限定在某些人为建构的符号领域,挖掘了将所有人诱入其中的数码洞穴,也改变了当代生活的视觉地志.基于深层时间线的串联,史前洞穴、拱廊街到数码屏幕在内的标志性屏幕都是"世界即屏幕"的明证.世界的凝视永远在场,它以奇观的诱惑驱使着人类不断行动,持续改变自我和社会景观,书写幻境性与现实性纠缠不休的人类文明史.
文献关键词:
屏幕的凝视;通灵者影像;奇观凝视;数码洞穴;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奋飞
作者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奋飞-.屏幕的凝视:通灵者影像的视觉问题)[J].现代传播,2022(05):111-119
A类:
屏幕的凝视,通灵者,通灵者影像,奇观凝视,数码洞穴,数码屏幕
B类:
媒介化,自然与文化,恋物,内在生命,生命表达,痕迹,镜像,内蕴,幻象,形而上学,拓扑结构,视框,所有人,诱入,当代生活,地志,时间线,史前,拱廊,明证,永远,诱惑,驱使,断行,社会景观,幻境,现实性,纠缠,不休,文明史,纪录片
AB值:
0.3020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