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数字社会走向前端防范的犯罪治理转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为中心
文献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是一部面向电诈犯罪治理的急用先行的预防性法律制度,其针对电诈活动涉及的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等关键环节,将电信业务经营者、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三类市场主体设定为反诈看门人,在通信治理、金融治理和互联网治理三个层面明确看门人的犯罪控制义务,搭建起"国家—市场主体—用户"的双层治理体系和基于看门人规则的前端防范模式.在其制度框架下,反诈看门人对犯罪控制义务的日常性履行成为前端防范模式的实现路径.这一立法设计推动了智能时代犯罪治理从事后回应到前端防范、从直接打击到分层管控、从运动式治理到日常性治理的模式转型.
文献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转型;预防性法律制度;反诈看门人;犯罪控制义务;数字社会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单勇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法学院 南京21009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单勇-.数字社会走向前端防范的犯罪治理转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为中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58-66
A类:
犯罪治理转型,反诈看门人,犯罪控制义务
B类:
数字社会,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急用,预防性法律制度,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电信业务,经营者,金融机构,支付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制度框架,日常性,立法设计,智能时代,应到,运动式治理,理到,模式转型
AB值:
0.1818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