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法而无法"的思想意涵及其精神
文献摘要:
"法"的观念生成于先秦时期,《荀子》中"尚法而无法"可谓"法而无法"的最早出处,但与后来文艺创作之"法而无法"意涵不同.一方面,"法而无法"秉承了中国哲学自然之道的理念,汉魏晋书论中的"法自然"思想、唐宋文人和理学家所倡的"无意""自然成文""法度即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等理论都呈现着"自然之道趣";另一方面,"法而无法"具有"变法创新"的意涵与精神,刘勰之"通变无方",唐代之创变,两宋之疑古求新,破"正法""常法",倡"日新""通变"等,皆凸显了艺术创变新意之思;同时,法之"无法"还具有超越之质,意在超越任何"法"之束缚,挺立自我、涵纳宇宙,从而通体透彻,自在活络."法而无法"彰显着中国艺术特有的生命意识和创新精神.
文献关键词:
法;无法;自然;新变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桂荣
作者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7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桂荣-."法而无法"的思想意涵及其精神)[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2(07):162-170
A类:
B类:
法而无法,思想意涵,观念生成,先秦时期,荀子,尚法,出处,文艺创作,中国哲学,自然之道,汉魏,魏晋,晋书,书论,法自然,唐宋文人,理学家,无意,成文,法度,从心所欲,变法,刘勰,通变,无方,唐代,创变,两宋,疑古,求新,正法,变新,挺立,通体,透彻,自在,活络,显着,中国艺术,生命意识,创新精神
AB值:
0.5468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