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吴金鼎学术人生的塑造与转向——基于情感史视角的分析
文献摘要:
吴金鼎自幼接受教会学校教育,在教会学校学习、工作近二十年,对教会怀有深厚的感情.大学历史专业毕业后,吴金鼎留在母校齐鲁大学教授社会学和经济学课程,旋又考取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李济的言传身教,使得吴金鼎选择考古学作为学术研究方向,于英国获得考古学博士学位后回国,投身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抗战末期,由于长期精神压力,加之短期内考古工作受到经费、人际关系等掣肘,吴金鼎放弃考古事业,投笔从戎.抗战胜利后,出于对教会和母校的情感,吴金鼎受聘重返齐鲁大学任教.本欲协助齐鲁大学完成复员工作后重归考古发掘事业,却英年早逝,终未如愿.
文献关键词:
吴金鼎;考古学;情感史;教会;齐鲁大学;抗日战争
中图分类号:
[2]
社会科学总论(C)
作者姓名:
裴世东;陆勤毅
作者机构:
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浙江舟山 316000;安徽大学历史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裴世东;陆勤毅-.吴金鼎学术人生的塑造与转向——基于情感史视角的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67-78
A类:
B类:
吴金鼎,学术人,情感史,自幼,教会学校,学校教育,二十年,怀有,感情,母校,齐鲁大学,大学教授,经济学课程,考取,清华大学,国学研究,言传身教,选择考,考古学,学博,博士学位,回国,投身,田野考古发掘,精神压力,考古工作,人际关系,掣肘,投笔从戎,抗战胜利后,受聘,重返,任教,本欲,复员,重归,英年早逝,如愿,抗日战争
AB值:
0.3825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