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西南山地特色城镇转型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启示——以湖南省湘西州浦市镇为例
文献摘要:
西南山地小城镇由于基础、资源、区位、人才等原因,发展相对滞后,无法走东南和华南小城镇的乡村工业发展模式.湘西泸溪县浦市镇在前工业社会时期,因便利的水路交通,成为沅水流域繁华的商业集镇.清末逐渐向现代工商市镇转型.新中国成立后,曾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建设.但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集镇企业由于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人口流动等原因纷纷倒闭,工业化城镇建设难以为继.21世纪,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推动下,浦市以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名镇为目标建设特色小城镇取得成效.西南山地小城镇转型与发展的历史考察和经验总结,有利于探讨小城镇如何实现产业、人才、文化振兴,国家、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如何共建共治共享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城镇,辐射带动乡村振兴.
文献关键词:
西南山地;特色小城镇;转型;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然
作者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然-.西南山地特色城镇转型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启示——以湖南省湘西州浦市镇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9):96-104
A类:
B类:
西南山地,山地特色,特色城镇,城镇转型,历史轨迹,湘西州,市镇,南和,华南,工业发展,泸溪县,工业社会,水路交通,沅水,繁华,集镇,清末,工商,城镇建设,计划经济,经济转轨,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人口流动,倒闭,难以为继,文化遗产保护,旅游业发展,历史文化名镇,目标建设,特色小城镇,取得成效,转型与发展,历史考察,文化振兴,共建共治共享,宜业,宜居宜游,辐射带动
AB值:
0.3908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