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数字经济的地方法治试验: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
文献摘要:
数字经济的异军突起,给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要依托的法治秩序带来了挑战,也产生了全新的法治需求.面对新出现的"治理赤字",如何提供优质的"法治产品",构建有助于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的法治秩序,成为当务之急.但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高度依赖科技创新,处于不断创新、发展与变化之中,具有创新性、跨界性、虚拟性以及平台性等典型特征,由中央层面进行统一的法治供给面临诸多现实困难,也无法有效激活地方数字经济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为此,中央通过《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选择在部分地方进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与治理的试验,鼓励试验区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地方性法规探索.此背景下,数字经济领域的法治建设,除了由中央统一推动诸如《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基础性法律制度的供给外,地方政府以法治试验的方式接入部分法治供给在理论层面何以可能,在实践层面是否具有现实基础、面临那些挑战以及如何克服,便成为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借助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数字经济领域地方法治试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地方法治试验,是一种有效回应数字经济法治需求的经验性治理方式.其理论逻辑在于以国家整体法治为最终归宿,以地方数字法治探索为切入口,在注重地方试错和经验积累的同时,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作为数字经济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从中央和地方在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中各自所代表的利益及其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出发,构建符合中国特色治理需求的数字法治格局.而宪法及其相关法律授予的地方法治创设权,中央对地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的授权与激励,以及部分省份"先行先试"的数字法治建设经验积累为该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地方法治试验提供了现实可能.当然,数字经济的这种经验性法治路径也面临地方数字法治边界扩张、地方数据保护主义、地方数字治理方式单一等的挑战,需要以国家法制统一原则、全国统一市场目标,以及多元共治格局的构建等为限度,以此克服数字经济地方法治试验中的弊病,发挥其优势.
文献关键词:
数字经济治理;数字经济法治需求;地方法治试验;多元共治;数据流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光志;苟学珍
作者机构:
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 400044;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光志;苟学珍-.数字经济的地方法治试验: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218-230
A类:
地方法治试验,数字经济法治需求
B类:
理论阐释,异军突起,法治秩序,新出现,治理赤字,治产,发展与治理,当务之急,新生事物,跨界性,虚拟性,典型特征,现实困难,有效激活,创新与发展,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强体,体制机制创新,地方性法规,经济领域,法治建设,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法律制度,以法,现实基础,不重,逻辑推理,有效回应,经验性,治理方式,整体法,终归,归宿,数字法治,切入口,重地,试错,经验积累,自下而上,中央和地方,符合中国,特色治理,宪法,授予,分省,先行先试,建设经验,现实可能,法治路径,数据保护,保护主义,数字治理,国家法制,法制统一,统一市场,多元共治,弊病,数字经济治理,数据流动
AB值:
0.2960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