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国家大义:边疆治理视阈下清代云贵地区义仓建设研究
文献摘要:
清朝承继并发展形成传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格局,常平仓、社仓和义仓的发展完善,使清朝在各省建立起集仓储和荒政为一体的社会治理机制,并在救灾实践中提升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粮食储备和赈灾救民关乎国家安全和边疆社会稳定,清代国家治理过程中的整体行政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云贵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需要,义仓建设作为多元协同参与的公共治理体系,其内地化发展态势深化了清朝政府对西南边疆地区自然资源的吸纳和社会治理格局的重构.义仓作为清朝政府应对灾害和荒年于各直省府厅州县地方设置的粮仓,其本质上是一种以民间社会力量参与为主、自主经管性质的救荒恤贫仓储类型和粮食储备制度,清政府通过义仓的建设和施济,较大程度上实现了对西南边疆治理的深度干预.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多设置于市镇,亦有部分建于少数民族村寨,存仓粮食主要由地方官员、士绅及民众自愿捐置,并在荒年通过无偿赈济的方式为灾黎提供保障.云贵地区的义仓经营管理及其灾荒赈济功能的调适与整合,是西南边疆地区内地化进程中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的重要样态,为清朝政府加强对西南边疆的社会治理提供了路径依赖.清代云贵地区在从华夏边缘向民族边疆变迁的过程中,内地化这一变迁主流成为西南边疆地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协同并进的主要驱动力.义仓建设作为清朝国家强化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底层社会对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在场"的"隐喻".本文从边疆观与边疆治理的视角分析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体系的构建及其在西南边疆地区粮食安全保障和备荒救灾能力建设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探究清朝国家治理、边疆治理和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和体系的丰富内涵.云贵地区义仓的建设是对传统重农重粮思想的体现和实践,是清朝加强西南边疆治理的重要策略,随着清政府在西南边疆地区统治秩序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义仓建设在灾荒赈济和西南边疆内地化的过程中提升了云贵地区基层社会的协同治理能力.
文献关键词:
清代;云贵地区;义仓;国家在场;边疆治理
作者姓名:
聂选华;周琼
作者机构: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1;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引用格式:
[1]聂选华;周琼-.国家大义:边疆治理视阈下清代云贵地区义仓建设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167-178
A类:
B类:
大义,边疆治理,云贵地区,义仓,承继,传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大一统,常平仓,社仓,和义,仓储,荒政,社会治理机制,社会治理能力,能力和水平,赈灾,救民,边疆社会,治理过程,基层社会治理,多元协同,协同参与,公共治理,内地化,清朝政府,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格局,政府应对,荒年,直省,省府,府厅州县,粮仓,其本质,民间社会,社会力量参与,经管,救荒,恤贫,粮食储备制度,清政府,施济,市镇,建于,少数民族村寨,地方官员,士绅,无偿,赈济,经营管理,灾荒,基层治理,路径依赖,华夏边缘,治理协同,协同并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底层社会,国家认同,国家在场,边疆观,视角分析,粮食安全保障,备荒,救灾能力,社会治理制度,丰富内涵,重农,统治秩序
AB值:
0.273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