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时代老年群体养老获得感:产生机理、逻辑进路与实现路径
文献摘要:
获得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衡量老年群体生活福祉提供"中国概念".新时代老年群体养老获得感的产生是客观获得与主观评价合力作用的结果,精准化满足差异化养老需求的实际获得是养老获得感产生的客观基础,通过公平认知与多重比较叠加对实际获得产生满意的主观评价是养老获得感产生的主观基础,而遵循的逻辑进路为,"基本权利要求的获得产生逻辑""实现多维度发展的需求满足逻辑",以及"基于获得利益比较的主观评价逻辑".中国为有效提升新时代老年群体养老获得感,应通过革新养老理念、发展科技驱动的智慧化养老模式、优化养老保障制度,实现养老保障从"福利"到"权利"、从"供需错位"到"精准供给"、从"隐形失衡"到"适度平衡"的三大转变.
文献关键词:
中国养老保障;主观幸福感;新时代老年群体;养老获得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封铁英;刘嫄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封铁英;刘嫄-.新时代老年群体养老获得感:产生机理、逻辑进路与实现路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60-69
A类:
新时代老年群体,养老获得感
B类:
产生机理,逻辑进路,主观评价,合力作用,养老需求,实际获得,公平认知,多重比较,基本权利,权利要求,产生逻辑,需求满足,得利,评价逻辑,科技驱动,智慧化养老,养老模式,养老保障制度,供需错位,精准供给,隐形,三大转变,中国养老保障,主观幸福感
AB值:
0.29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