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壮士歌的流传与脑文本的呈现
文献摘要:
在11世纪至17世纪的古罗斯诗歌中,"壮士歌"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在长达多个世纪的流传中,壮士歌充分体现了脑文本作为"实体"的存在.壮士歌是古罗斯文学中一种具有史诗性质的口头流传的诗歌作品,对应的俄文为"былина".但在民间相当长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在俄罗斯的北方地区,壮士歌这种艺术形式一直被称为"старнна"①.壮士歌在说唱过程中,一般都有古斯里琴伴奏.这一特征,颇像古希腊的琴歌或笛歌.不过,有别于以抒情为特色的琴歌和笛歌,古罗斯壮士歌具有较强的情节性以及明晰的叙事特征,作品篇幅也长于琴歌或笛歌,通常两百行至三百行左右,较长一些的甚至达到近千行.壮士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独特的、具有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代表了人们在其生活的各个领域所积累经验的综合"②.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吴笛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文学院
引用格式:
[1]吴笛-.壮士歌的流传与脑文本的呈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2):92-97
A类:
B类:
壮士,脑文本,古罗斯,长达,传中,斯文,史诗性,口头流传,诗歌作品,俄文,北方地区,艺术形式,说唱,伴奏,古希腊,琴歌,笛歌,有别于,抒情,情节性,叙事特征,篇幅,两百,百行,行至,三百,千行,史料价值,早期阶段,阶段特征,社会意识,积累经验
AB值:
0.4427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