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有机质类型与有机孔配置的放射虫硅质页岩岩石学证据
文献摘要:
通过氩离子抛光结合扫描电镜技术对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放射虫硅质页岩有机质类型与有机孔的配置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过成熟有机质与有机孔的配置关系清晰地记录沉积有机黏粒复合体的成岩演化历程;岩化阶段,沉积有机黏粒复合体转化为干酪根黏粒复合体;低熟阶段,干酪根黏粒复合体转化为油前沥青黏粒复合体和迁移油前沥青;成熟阶段,油前沥青降解生成石油,相应地油前沥青黏粒复合体转化为固体沥青黏粒复合体,迁移油前沥青转化为固体沥青;高—过成熟阶段,有机质裂解产生湿气和干气,固体沥青黏粒复合体转化为焦沥青黏粒复合体,固体沥青化迁移油前沥青转化为焦沥青,石油也转化为焦沥青;焦沥青黏粒复合体和焦沥青化迁移油前沥青发育有机孔,即Ⅰ类和Ⅱ类有机质;焦沥青化石油缺乏有机孔,即Ⅲ类有机质;建议推广利用放射虫硅质页岩的岩石学特征研究页岩储层有机质类型和有机孔配置关系,并将有机黏粒复合体作为沉积有机质的重要赋存形式来判识原地有机质与迁移有机质.
文献关键词:
放射虫硅质页岩;岩石学特征;有机质类型;有机孔;五峰组-龙马溪组;四川盆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晓峰;郭伟;李熙喆;张晓伟;梁萍萍;于均民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晓峰;郭伟;李熙喆;张晓伟;梁萍萍;于均民-.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有机质类型与有机孔配置的放射虫硅质页岩岩石学证据)[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5):12-22
A类:
放射虫硅质页岩
B类: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有机质类型,有机孔,抛光,扫描电镜技术,配置关系,地记,黏粒,复合体,成岩演化,演化历程,干酪根,成熟阶段,固体沥青,湿气,干气,广利,岩石学特征,页岩储层,沉积有机质,赋存形式
AB值:
0.1641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