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科普资源配置对公民现代化素质的影响研究——基于31个省域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文献摘要:
科普资源是促进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公民现代化素质的基本条件保障.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案例,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科普资源配置对公民现代化素质影响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单一科普资源并不构成高公民现代化素质的必要条件;存在4条驱动高公民现代化素质形成的科普资源配置路径,分别为"科普人才驱动"型、"科普人才+科普创作"型、"科普人才+科技场馆"型、"科普人才+科技场馆+科普创作"型;中国科普资源配置与公民现代化素质存在由东向西递减的显著地域性差异.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科普人才、科普经费投入保障,发挥区域科普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科普资源协同配置等建议.
文献关键词:
科普资源;科学普及;公民现代化素质;fsQCA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帮兴;尤芮可
作者机构: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沈阳11016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帮兴;尤芮可-.科普资源配置对公民现代化素质的影响研究——基于31个省域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科普研究,2022(05):66-74,83
A类:
公民现代化素质
B类:
科普资源配置,省域,科普活动,基本条件,条件保障,直辖市,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组态效应,配置路径,科普人才,人才驱动,科普创作,科技场馆,由东向西,西递,地域性差异,出进,经费投入,入保,比较优势,资源协同配置,科学普及,fsQCA
AB值:
0.2285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