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预处理对超磁分离污泥水解产酸效果的影响研究
文献摘要:
超磁分离污泥是以磁絮凝反应和磁种回收为核心技术,通过超磁分离机浓缩排出的污泥.污泥具有有机质浓度高、结构紧密等特点.该研究以超磁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批式试验考察了NaOH,H2O2和Fe预处理后污泥水解酸化的效果以及溶解性有机物特征.结果 表明,NaOH预处理加速了污泥的水解酸化,提高了可溶性物质的含量.NaOH处理组的SCOD、溶解性蛋白质、溶解性碳水化合物浓度最高,分别达到8974.5 mg·L-1,808.3 mg· L-和186.0 mg·L-1.同时,VFAs的含量在第6天可以达到最高值,为3505.7 mg·L-1.其中,乙酸含量最高为2124.5 mg·L-1,占比67.7%;相较而言,Fe,H2O2处理组丙酸占比逐渐增加,未处理污泥发酵类型从混合型转化为丙酸型.超磁污泥在水解酸化过程中获得内碳源的同时还伴随着N和P的释放,NaOH处理组NH4+-N及PO43-释放最明显.
文献关键词:
超磁分离污泥;预处理;水解酸化;挥发性脂肪酸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越;石川;马金元;罗娟;王凯军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越;石川;马金元;罗娟;王凯军-.不同预处理对超磁分离污泥水解产酸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沼气,2022(01):3-10
A类:
超磁分离污泥
B类:
泥水,水解产酸,磁絮凝,磁种,分离机,缩排,有机质浓度,NaOH,H2O2,水解酸化,溶解性有机物,SCOD,碳水化合物,VFAs,最高值,酸含量,丙酸,未处理,污泥发酵,混合型,酸化过程,内碳源,NH4+,PO43,挥发性脂肪酸
AB值:
0.3119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