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CO2电还原反应中的基础问题及原位振动光谱的对策
文献摘要:
近年来,全世界达成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气候恶化的共识.二氧化碳电还原(CO2RR)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将CO2气体转化为高能量密度化学品的方案,可实现CO2的有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存储,是其实现碳循环的有效途径.CO2RR过程涉及多个电子转移与质子耦合,该反应体系复杂,中间产物覆盖度低,因此长期以来有关其电催化机理研究是一个挑战性难题.同时,CO2RR过程中催化剂结构演变、活性位点的识别、电解质的作用机制和吸附态CO角色等问题仍存在争议.原位振动光谱可用于监测界面上CO2还原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结构演变、捕获弱吸附的中间产物,能够为理清反应机制和反应路径提供关键信息.本综述介绍了原位振动光谱包括红外、拉曼和和频光谱等对CO2RR中关键基本问题的解决策略,主要包括:(1)揭示了不同电极上CO2RR的反应中间体和反应路径;(2)探讨了CO在CO2RR中的角色,包括CO的吸附构型、覆盖度以及作为分子探针的作用;(3)明确了催化剂(主要Cu基催化剂)的结构与组成对CO2RR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4)讨论了CO2RR过程阴、阳离子对界面局部电场和pH,以及反应中间体的影响.CO2RR过程的复杂性为该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对原位振动光谱的未来发展和应用策略提出以下建议:(1)发展和应用能涵盖指纹区检测的高灵敏宽频红外光谱技术,获取更多更可靠的中间物种和产物信息;(2)耦合多种原位和在线谱学方法深入揭示CO2还原催化剂构效关系;(3)发展和应用适合于膜电极体系的振动光谱技术,探索工况条件下的CO2RR反应机制.
文献关键词:
二氧化碳电还原;电催化机制;振动光谱;中间体;构效关系;电解质效应
作者姓名:
李宏;蒋昆;邹受忠;蔡文斌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化学系, 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市分子催化与功能材料表面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8,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200240, 中国;美利坚大学化学系, 华盛顿, 美国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宏;蒋昆;邹受忠;蔡文斌-.CO2电还原反应中的基础问题及原位振动光谱的对策)[J].催化学报,2022(11):2772-2791
A类:
电催化机制
B类:
还原反应,基础问题,振动光谱,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电还原,CO2RR,可再生能源,高能量密度,化学品,碳循环,电子转移,质子,反应体系,中间产物,覆盖度,电催化机理,结构演变,活性位点,吸附态,监测界面,反应过程,反应机制,反应路径,关键信息,拉曼,基本问题,解决策略,中间体,吸附构型,分子探针,结构与组成,活性和选择性,阳离子,离子对,挑战和机遇,应用策略,指纹,高灵敏,宽频,红外光谱技术,中间物种,线谱,谱学,构效关系,膜电极,极体,工况条件,电解质效应
AB值:
0.3018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