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ZnIn2S4纳米片与WO3纳米棒构建3D结构的S型异质结用于可见光光催化分解水产氢
文献摘要: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因为节能和环保,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普遍存在可见光吸收范围窄和光生载流子易复合等问题,导致光催化效率不高.半导体耦合是拓展光吸收范围,并促进光生载流子空间分离的有效策略之一.能带相互交错的两种半导体复合,可以形成传统的II型异质结,但是这种耦合方式削弱了光生电荷的氧化还原能力.相对传统II型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不足,余家国教授提出了S型异质结的概念,它通常由两种n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组成,其中能带位置较高的为还原型光催化剂(RP),能带位置较低的是氧化型光催化剂(OP).形成S型异质结的关键是接触界面处存在由RP指向OP的内电场.受内建电场的驱动,S型异质结界面电子和空穴的流向与传统II型光催化剂完全不同.由于保留了光生电子和空穴具有较强的还原和氧化能力,S型异质结在热力学上更有利于光催化氧化与还原反应.本文以硫代乙酰胺为硫源,采用低温溶剂热法(乙二醇中110 ℃反应2 h),在氧化型光催化剂(1D的WO3纳米棒)表面原位生长还原型光催化剂(2D的ZnIn2S4纳米片),从而构建具有3D结构的S型异质结,并进行可见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研究.ZnIn2S4在WO3纳米棒表面的原位生长,有利于复合半导体界面的电荷传输,同时增加光催化反应的活性位点.而且具有3D结构的光催化材料,有利于光散射而增强光吸收,增强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ZnIn2S4/WO3复合光催化材料(ZIS-2.5/W)可见光(λ>400 nm)分解水产氢速率高达300 μmol·g-1·h-1,分别是单一组分WO3和ZnIn2S4分解水产氢速率的417和2倍.复合催化剂在400 nm处分解水产氢的光量子效率为2.81%.通过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开尔文探针)功函测定,并结合贵金属的光化学表面沉积实验,推测出光生电子在ZnIn2S4和WO3复合界面处的S型传输机制,该S型异质结不仅促进了载流子分离,而且保留了复合催化剂强的氧化与还原性能,因而显著提高可见光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
文献关键词:
WO3;ZnIn2S4;光催化;S型;析氢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梦雨;刘森;陈代梅;张苏舒;Sónia A.C.Carabineiro;吕康乐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矿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非金属矿物与固废资源化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资源转化与污染控制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中国;新里斯本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卡帕里卡,葡萄牙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梦雨;刘森;陈代梅;张苏舒;Sónia A.C.Carabineiro;吕康乐-.ZnIn2S4纳米片与WO3纳米棒构建3D结构的S型异质结用于可见光光催化分解水产氢)[J].催化学报,2022(10):2615-2624
A类:
B类:
ZnIn2S4,纳米片,WO3,纳米棒,异质结,可见光光催化,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氢气,清洁能源,可见光吸收范围,光生载流子,催化效率,效率不高,子空间,空间分离,有效策略,半导体复合,II,耦合方式,氧化还原,余家,半导体光催化剂,还原型,RP,OP,接触界面,内电场,内建电场,结界,空穴,光生电子,氧化能力,结在,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硫代乙酰胺,溶剂热法,乙二醇,1D,原位生长,2D,可见光催化,产氢性能,电荷传输,光催化反应,活性位点,光散射,强光,光催化活性,复合光催化材料,ZIS,产氢速率,单一组分,复合催化剂,处分,光量子,量子效率,光电子能谱,开尔文探针,贵金属,光化学,复合界面,载流子分离,还原性,析氢
AB值:
0.2419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