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Pt/SrTiO3光催化全分解水过程中水氧化活性位点的研究
文献摘要:
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氢是转换太阳能的理想途径之一.目前,实现光催化全分解水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多为n型半导体,并且需要担载助催化剂.当n型半导体担载产氢助催化剂时,由于能带弯曲,空穴更容易迁移至半导体的表面.因此,n型半导体的表面被认为是产氧活性位点.光催化全分解水过程中,水氧化半反应被认为是速率决定步骤,因此,深入认识水氧化活性位点意义重大.SrTiO3是一种能够高效光催化全分解水的n型半导体光催化剂,Pt是一种常见的产氢助催化剂.本文以Pt/SrTiO3为模型体系,对光催化全分解水过程中水氧化活性位点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光催化全分解水过程中水氧化活性位点主要位于Pt与SrTiO3的界面处.首先,利用光氧化沉积实验研究了水氧化活性位点.光生空穴可以将Pb2+氧化为PbO2,因此,可以利用电镜观察PbO2的沉积位置,并推测出水氧化活性位点位置.扫描透射电镜结果表明,更多的PbO2沉积在Pt与SrTiO3的界面处.电子顺磁共振、热分析以及扫描透射电镜等结果表明,真空热处理Pt/SrTiO3样品时,Pt与SrTiO3界面处的氧原子更容易失去,同时伴随着氧空位的生成.该界面氧空位的生成,与Pt/SrTiO3在真空热处理前的光催化全分解水过程密切相关,与助催化剂的担载方式无关.只有先经历光催化全分解水反应的Pt/SrTiO3,才更易生成界面氧空位.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水氧化活性位点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结果发现,当水氧化反应发生在SrTiO3的表面时,第一个质子移除步骤是速率决定步骤,过电势为2.17 V;当水氧化反应发生在Pt与SrTiO3的界面时,第三步是速率决定步骤,过电势仅为0.62 V.Pt与SrTiO3界面处发生水氧化反应的过电势,远低于SrTiO3表面发生水氧化反应的过电势.这表明水氧化活性位点主要位于界面处,理论计算结果也与实验结果一致.本文揭示了当n型半导体SrTiO3担载产氢助催化剂Pt时,光催化全分解水过程中水氧化活性位点主要位于Pt与SrTiO3的界面处.该结果加深了人们对产氢助催化与半导体界面的认识.界面不仅可以调控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迁移,也可提供光催化水氧化的活性位点.本文结果有助于设计和构建高效的全分解水光催化剂.
文献关键词:
光催化全分解水;活性位点;氧空位;界面;助催化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宪文;李政;刘太丰;李名润;曾超斌;松本弘昭;韩洪宪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辽宁大连11602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河南大学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河南开封475004;日 立高新技术(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海2012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宪文;李政;刘太丰;李名润;曾超斌;松本弘昭;韩洪宪-.Pt/SrTiO3光催化全分解水过程中水氧化活性位点的研究)[J].催化学报,2022(08):2223-2230
A类:
B类:
Pt,SrTiO3,光催化全分解水,氧化活性,活性位点,分解水制氢,半导体光催化剂,助催化剂,产氢,空穴,移至,产氧,模型体系,利用光,光氧化,Pb2+,PbO2,电镜观察,沉积位置,扫描透射电镜,电子顺磁共振,热分析,真空热处理,氧原子,氧空位,易生成,密度泛函理论,水氧化反应,质子,移除,过电势,第三步,生水,明水,光生载流子,水光
AB值:
0.1230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