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改善的关系,为临床开展有效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神经内科在2021年2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住院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抽取全血,对血液指标进行常规分析记录,根据各相关指标及数值,科学计算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根据NIHSS卒中量表对所有研究对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采用改良Rankin评分表对研究对象预后情况进行评估。采用统计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根据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来看,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NLR值分别为2.18±0.64、6.47±1.05和9.58±2.36,轻度组与中度组NLR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NLR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PLR值分别为95.79±11.24、162.38±24.57和205.35±27.81,轻度组与中度组PLR值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PLR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预后方面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NLR、PLR值(8.49±1.32、174.93±16.57)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4.75±1.04、125.48±11.06),各项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其病情发展严重程度及预后改善与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以及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的各项比值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采用抗炎药物治疗脑梗死提供新思路。
文献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比值;病情;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青钱
作者机构:
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青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保健文汇,2022(34):113-116
A类:
B类: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NLR,PLR,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病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改善,暨南大学,顺德,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入院时,全血,血液指标,科学计算,NIHSS,中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Rankin,评分表,预后情况,统计软件,得数,处理分析,差异比较,预后不良,病情发展,其外,临床诊治,抗炎药物
AB值:
0.1650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