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不同类型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和结构成分的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CEUS)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和结构成分的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93例(共124个斑块),所有患者均行CEUS、SWE检查。根据斑块回声图的特点分为软斑(低回声斑块,62个)、混合斑(混合回声斑块,39个)、硬斑(强回声斑块,23个)。比较不同类型斑块CEUS增强率、剪切波传播速度(SWV)、杨氏模量测量值及斑块大小。结果:软斑CEUS增强率(91.94%,57/62)高于混合斑(84.62%,33/39)、硬斑(30.43%,7/23), P<0.05;硬斑SWV值[(4.13±0.31)m/s]高于软斑[(1.53±0.13)m/s]、混合斑[(2.46±0.25)m/s], P<0.05;硬斑最小杨氏模量值、最大杨氏模量值、平均杨氏模量值均高于软斑、混合斑( P均<0.05);不同类型斑块长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但硬斑的斑块厚度低于软斑、混合斑( P<0.05)。 结论:CEUS联合SWE可准确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结构成分和稳定性,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支持。
文献关键词:
斑块,颈动脉;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测量值
作者姓名:
庄艳芳;王慧娟;朱红丽
作者机构: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彩超室,漯河 462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庄艳芳;王慧娟;朱红丽-.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不同类型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和结构成分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22(23):85-87
A类:
杨氏模量测量值
B类:
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颈动脉斑块稳定性,CEUS,SWE,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斑块回声,低回,混合斑,波传播,传播速度,SWV,杨氏模量值,平均杨氏模量,块长,长度比,斑块厚度,临床诊疗
AB值:
0.1929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