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伤寒论》236条"瘀热"涵义的探讨
文献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各医家对于《伤寒论》236条中"瘀热在里"的不同理解,探讨最符合张仲景本意的解释.通过收集分析,将各医家对于"瘀热"的理解归纳为"瘀通郁"和"瘀为积血"两种不同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病邪轻重与病程长短,将湿热黄疸分为新病湿热并重、久病湿热并重、新病湿重热更重、久病湿重热更重、新病热重湿更重、久病热重湿更重6种类型.经讨论本文认为湿热胶结、邪闭郁蒸是"瘀热"的核心病机,"瘀"为"积血",是因邪气偏盛、病情迁延产生的变证,"瘀"通"郁"说更符合原文的本意.
文献关键词:
《伤寒论》;瘀热;瘀;郁;黄疸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妙琪;刘松林;岳滢滢;陈雨;周贤;许乐思;林云崖
作者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 武汉 43006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妙琪;刘松林;岳滢滢;陈雨;周贤;许乐思;林云崖-.《伤寒论》236条"瘀热"涵义的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09):1391-1393,1449
A类:
B类:
伤寒论,瘀热,涵义,医家,同理,张仲景,本意,积血,湿热黄疸,久病,湿重,热重,论本,热胶,胶结,核心病机,邪气,迁延,变证,原文
AB值:
0.4288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