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目体阴而用阳释析
文献摘要:
目的:阴阳属性理论源流肇始于先秦,形成于明代,至清朝逐渐系统化.亢泽峰教授创新性地明确提出了目具有"体阴用阳"生理特性,即"目体阴而用阳".生理上表现为"目体"决定"目用","目用"辅助"目体",二者相互为用、互为根本;病理上"目体""目用"相互影响.临床上若目体之真精、真血不足或运行迟缓、目得不到津液之濡养,则目不能视万物而辨五色.若"目用"过度,即如果长时间过用目力则耗伤"目体"之阴血,表现为眼干、眼涩、视物昏花等."目用"影响"目体"还体现在阳气的推动、蒸腾、温煦等作用异常,导致阴血、津液运行的失常.治疗总则可概括为理气血、护气阴、通目络,以维持"目体"(阴)"目用"(阳)的动态平衡为关键所在.
文献关键词:
眼科;目病;用体;目体阴而用阳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明明;亢泽峰;李书娇;侯昕玥;王健全;曹珂儿
作者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北京 100040;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7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明明;亢泽峰;李书娇;侯昕玥;王健全;曹珂儿-.目体阴而用阳释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09):1385-1387
A类:
目体阴而用阳
B类:
阴阳,理论源流,肇始,先秦,清朝,体阴用阳,生理特性,血不足,迟缓,得不到,津液,濡养,五色,即如,目力,阴血,昏花,阳气,蒸腾,温煦,失常,总则,理气,气血,动态平衡,眼科,目病
AB值:
0.5552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