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李东垣"阳升阴降"与朱丹溪"阴升阳降"之比较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索李东垣"阳升阴降"说与朱丹溪"阴升阳降"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期为后世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对二者著述中描述阴阳升降部分的分析,分别对阳升阴降论和阴升阳降论的理论源流、侧重脏腑、病理产物、临床证治四个方面进行横向比较,探索两家理论之异同.结果:东垣之理多源自《内经》,侧重于脾胃,若升降失常,可见阴火易生,治当甘温升阳,辅以泻火;而丹溪之理颇受易、理思想影响,侧重于心肾,倡妄动之相火应降、不足之阴精宜升,主张滋阴降火.结论:李东垣和朱丹溪都认可了脾胃在阴阳升降中的重要作用,但却侧重不同,对临床的发挥亦有所差异,两说互为补充,共同丰富了脏腑阴阳气血升降理论.
文献关键词:
李东垣;阳升阴降;朱丹溪;阴升阳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芸;王芙蓉
作者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芸;王芙蓉-.李东垣"阳升阴降"与朱丹溪"阴升阳降"之比较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06):10-13
A类:
阳升阴降,阴升阳降
B类:
李东垣,朱丹溪,之比,联系与区别,后世,理论探究,著述,阴阳,理论源流,脏腑,病理产物,临床证治,横向比较,两家,脾胃,失常,阴火,易生,泻火,颇受,思想影响,心肾,妄动,相火,阴精,滋阴降火,互为补充,阳气,气血,升降理论
AB值:
0.3298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