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铜磷钎料热加工过程表观变色机理研究
文献摘要:
针对铜磷钎料热挤压酸洗后表面出现的色差现象,以未酸洗BCu93P铜磷焊丝为研究对象,对焊丝截面分别进行XRD、SEM、EDS等分析,对焊丝表面进行XPS测试.XRD分析表明,钎料内部合金主要由Cu和Cu3P两相组成.SEM和EDS分析表明,钎料内部(Cu+Cu3P)共晶组织分布均匀,无元素偏析.钎料内部主要为Cu和P两种元素;钎料表面主要为Cu、P、O三种元素.色差主要出现在焊丝表面,未对钎料内部合金相组成产生影响.热挤压后,钎料表面有片状不连续氧化膜.XPS分析表明,正常钎料表面Cu2 O含量高,约为38.9%,P含量低,约为1.79%;变色钎料表面Cu2 O含量低,约为24.5%,P含量高,约为11.82%,有新相CuP2的形成.铜磷钎料热加工过程中丝材表面的不均匀氧化是出现色差的根本原因.
文献关键词:
铜磷钎料;热加工;色差;氧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宣鹏举;张淑婷;唐卫岗;欧阳佩旋;张涛;唐紫苑
作者机构:
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北京100144;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3111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宣鹏举;张淑婷;唐卫岗;欧阳佩旋;张涛;唐紫苑-.铜磷钎料热加工过程表观变色机理研究)[J].有色金属工程,2022(03):24-31
A类:
铜磷钎料,BCu93P,Cu+Cu3P,CuP2
B类:
热加工,加工过程,变色机理,热挤压,酸洗,洗后,色差,焊丝,对焊,EDS,XPS,金主,相组成,共晶组织,组织分布,元素偏析,种元素,合金相,氧化膜,Cu2,丝材
AB值:
0.2333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