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准面旋回控制的河流相储层差异构型模式:以山西大同侏罗系露头为例
文献摘要:
我国河流相储层大多已进入开发后期,急需表征内部复杂构型分布,但目前河流相差异构型模式及控制因素研究还很薄弱,油田区构型表征模式指导不够.因此,以山西大同露头为研究对象,采用露头精细描述与测量、GR测定、粒度分析等方法建立了河流相储层差异构型模式.研究认为:基于砂地比、古水深将露头区划分为9个短期、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中期基准面旋回不同位置河型差异明显;随着基准面升高与河型的转化,由狭长状心滩坝转变为正常的心滩坝,再过渡窄带状心滩坝或点坝的组合样式,最后演变为马蹄状点坝;3种河型砂坝(心滩坝或点坝)厚度与宽度、砂坝宽度与河道宽度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研究成果可为相似露头构型分析提供借鉴,亦可为相似油田区构型精细表征提供模式指导.
文献关键词:
基准面旋回;构型模式;河流相储层;野外露头;大同盆地;油气地质
作者姓名:
李伟;岳大力;李健;刘瑞璟;郭长春;王文枫;张海娜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15;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伟;岳大力;李健;刘瑞璟;郭长春;王文枫;张海娜-.基准面旋回控制的河流相储层差异构型模式:以山西大同侏罗系露头为例)[J].地球科学,2022(11):3977-3988
A类:
B类:
基准面旋回,河流相储层,构型模式,山西大同,侏罗系,开发后期,复杂构型,控制因素,很薄,油田区,精细描述,GR,粒度分析,砂地比,古水深,不同位置,狭长,心滩,滩坝,再过,窄带,点坝,组合样式,马蹄,型砂,河道宽度,构型分析,精细表征,野外露头,大同盆地,油气地质
AB值:
0.3161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