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和-三道桥地区白垩系巴西盖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文献摘要:
塔里木盆地新和-三道桥地区白垩系巴西盖组为辫状河-滨浅湖相沉积,储层主要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滩坝砂相.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残余原生孔隙,次为少量次生孔隙.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其中压实和胶结作用较强,溶蚀作用较弱.在沉积作用基础上的成岩作用控制了现今储层面貌,导致孔隙损失的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和胶结作用,溶蚀增孔作用非常有限.通过对新和-三道桥地区白垩系巴西盖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文献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新和-三道桥;白垩系;储层;巴西盖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红强;夏永涛;赵永强;韩强;乔桂林
作者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26;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6;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红强;夏永涛;赵永强;韩强;乔桂林-.新和-三道桥地区白垩系巴西盖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新疆地质,2022(02):236-241
A类:
B类:
三道,道桥,白垩系,巴西盖组,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塔里木盆地,湖相沉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湖滩,滩坝,储集空间类型,原生孔隙,次生孔隙,成岩作用,溶蚀作用,中压,胶结作用,沉积作用,油气勘探
AB值:
0.2589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