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湖南林业科技》
《湖南林业科技》创刊于1974年,是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兼备的综合性林业科技期刊。旨在通过最新科技成果信息的汇集与传播,促进科技兴林和林业产业化。本刊读者对象为林业科研人员、林业基层工作者、大中专院校师生等。报道内容主要有:林木良种繁育、育林技术、森林生态、森林保护、非木材林产品、园林绿化、林产工业、林业经济问题、国内外林业最新信息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综述性论文、实用技术、产品市场信息等。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双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52
国内刊号:43-1096/S
国际刊号:1003-5710
♦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 实用技术 园林花卉 非木材林产品资源 动植物保护 专题探讨等
♦ 获奖情况: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普刊
♦ 主管单位:湖南省林业厅
♦ 主办单位:湖南省林学会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林业厅科技信息中心
联系方式
主编:李昌珠
电话:0731-85578712;85311232
邮编:410004
邮箱:hnlykj@263.net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658号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主办单位网址:http://www.hnlky.cn/

 (百度认证)

3、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出版。

2023424日星期一

                   


《湖南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202301期信息】

 

《湖南林业科技》创刊于1974年,是由湖南省林业局主管,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林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类刊物,主要刊登林业各专业的研究报告、科技应用和综合评述等方面的科技文章,含森林培育、森林生态、林木遗传育种、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工程、林业经济及林业宏观决策等专业内容。欢迎全国各地的林业工作者投稿,开展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本刊为双月刊,对来稿要求如下:

1、来稿内容真实,题目贴切,观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语句通顺,每篇文章要求5000字以上。

2、来稿书写顺序与格式。来稿书写顺序为题名、作者姓名及单位全称、所在地(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英文单位全称和地址、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研究报告正文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等。正文各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1.1,1.1.12,2.1,2.1.1......,层次划分一般不超过3级,均左顶格编排。

①题名。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5个汉字。题名避免使用非公知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结构式和数学式。

②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应完整、准确地概括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要素,字数以300字以上为宜。关键词一般38个,为代表本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名词术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保持一致。

③篇首页脚注标识项目。应著录的内容包括:[收稿日期]采用YYYY-MM-DD的格式。[基金项目]应准确、完整地注明资助该研究的基金项目类别及项目编号。[第一作者]应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份),性别,职称/学历,所从事的专业研究方向;E-mail。[通讯作者]应注明通讯作者姓名,职称/学历;E-mail

④引言。按照研究的意义、研究进展、本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

⑤材料与方法。写清楚试验材料、试剂、仪器及其来源,交待试验时间、地点,试验规模(样本容量),设计思路、方法,及数据统计方法等;必要时应列出图表及其说明。方法应写得真实、具体、全面。

⑥结果与分析。根据试验设计和试验内容,分层次描述和分析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分析文字必须与图或者表格反映的数据及其规律保持一致。

⑦图和表的格式。图和表应具有自明性,避免图、表互相重复。图要大小适中,标注完整;照片要求图像清晰。表一律采用三线表,标目要明确。

⑧结论与讨论。结论部分是在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高度概括的结果描述,应条理清晰。讨论部分主要就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的异同展开评论,对能够阐述清楚的道理或机理、机制加以说明、分析和解释,并对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研究的思路加以阐释。

⑨参考文献。凡引用的参考文献一律用顺序编码编制著录,即按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编码,并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于文中适当位置右上角。文后参考文献排序应按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其著录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3人以上须列出3人,然后再以省略).篇名[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

图书:[序号]作者(3人以上须列出3人,然后再以省略).书名[M].版次(第1版不注).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起止页.

论文集:[序号]作者(3人以上须列出3人,然后再以省略).篇名[A].编著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

版年:起止页.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电子文献:作者(3人以上须列出3人,然后再以省略).题名[EB/OL].(发布时间)[浏览时间].详细网址.

参考文献只列出公开发表的资料,对未公开发表的内部资料等均勿列入。

⑩正文中第1次出现的动植物名称需加注拉丁学名,且表格中动植物名称均需加注拉丁学名。另外,文中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3、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作者若3个月尚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来稿请写明详细联系地址、联系电话。

4、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修改、删节、压缩。来稿经本刊录用后,均视为同意将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

5、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属于作者。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否则文责由作者自负。

投稿邮箱:hnlykj@263.nethnlykj@hnlky.cn

联系电话:0731-85311232 85578712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