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内陆地震》
本刊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主管,《内陆地震》编辑部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震科研学术性刊物。以刊载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震观测技术、地震地质、地震监测预报、工程地震、防震减灾等地震科学研究论文为主,还设有“研究简报”、“资料编译”、“监测与分析”、“消息动态”等栏目。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季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1.04
国内刊号:65-1119/P
国际刊号:1001-8956
♦ 主要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简报 消息动态
♦ 获奖情况:新疆首届期刊奖,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颁发科技期刊一、二、三等奖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CSTPCD
♦ 主管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 主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联系方式
主编:王海涛
电话:0991-3833432
邮编:830011
邮箱:nldz2004@163.com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科学二街338号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出刊日期:季刊,逢季末月出版。

3、刊内QQ群号:422371016

42018101日起,向论文作者收取版面费。

2023214日星期二

                   

 

《内陆地震》征收论文版面费的通知

201803期信息】

 

为了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提高作者的投稿积极性,经《内陆地震》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申请、新疆地震局党组研究决定,自2018101日起,对《内陆地震》收到拟刊发的论文,向论文作者收取版面费,同时适当提高论文作者稿费、专家审稿费,详情请咨询09913833432

特此通知。

《内陆地震》编辑部

2018930

 

《内陆地震》征稿简则

201704期信息】

 

《内陆地震》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震学术性刊物。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学术自由的原则,为地震科研和防震减灾工作取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提供交流、争鸣的园地与传播的桥梁,为青年地震工作者的成长提供一片成才的沃土,为推进新疆及内陆地区的地震研究和地震预报服务。来稿注意事项以及与作者的约定如下:

1)文稿内容以刊载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地质、地震监测预报、大地测量、防震减灾等地震科学研究论文为主,兼报道研究简报、专题讨论、资料编译、监测与分析、信息等内容。来稿文责自负。

2)来稿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述简练,资料、数据可靠,有新意。研究论文以每篇6 000字左右为宜(包括图表),图件一般不超过6幅。

3)题名要求简单明了,概括主题,在20个字以内。

4)作者姓名置于题名之下,作者若是多作者,应按责任贡献大小依次排序,每个责任者必须知情,如果出现著作权纠纷问题请作者责任自负。作者单位要求书写单位全称、省名、所在城市名、邮编,用括号置于相应作者姓名之下。

5)论文汉文摘要200300字,要求用第3人称。要客观反映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6)关键词38个,尽可能选用《汉语主题词表》、《中国地震科学主题词表》或其他行业主题词表中经过规范化的词语。

7)图、表应清晰、明确。函数图的标目、标值要准确齐全。凡涉及国界的插图必须以地图出版社的版本或经测绘管理部门审核过的地理底图绘制。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

8)3)~6)项及图题要求译成英文。

9)在来稿第1页正文下方附第1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职称,获得学位及时间,现从事主要研究或工作,联系地址、电话及E-mail)和文章受资助的基金项目类别。

10)来稿中数字、物理量、计量单位和符号按有关国家标准、法规要求书写正确,外文字母要分清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

11)文内标题不超过4级,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形式如“1”→“1.1”→“1.1.1”→“1.1.1.1”。段内子目可采用1)、(1)、①等符合表示。

12)参考文献列出作者亲自查阅过的主要文献,按文献类型著录,项目要齐全。著录项目指文献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物题名及年卷期、引用起讫页码、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

13)来稿一式两份并附电子文档,作者自留底稿(本刊一般不退稿)。来稿经专家审阅后编辑部将及时通知作者对原稿进行修改,若在3个月内未收到修稿通知,作者对文稿可自行处理。

14)稿件一经录用,将按规定从优给付稿费并赠寄当期刊物。

15)本刊可对来稿作适当的文字修改及删节,作者若不同意,请来稿时说明。

16)本刊已加入了有关期刊网或数据库,凡本刊录用的稿件一律与本刊一起纳入因特网信息服务,故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稿酬一次性给付,作者如有异议,请在来稿时说明。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